剧情简介

1993年10月,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影城举办,圆了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。如今,上海国际电影节步入而立之年,这期间,我从市场部到活动办,从新闻部到影展部,几乎轮转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各个岗位和部门。从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始,我负责排片的工作。排片是技术活,更是艺术活。要注意周边影院的间隔距离,影迷从这一场赶去下一场,时间够不够?一家影院的影片内容有没有相对平衡与丰富,而不是一天只放映某一类电影?似乎有无穷尽的排列组合。除了满足片方、影院的要求,作为排片人,还要思考怎么排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影迷的诉求。我的原则是不重复场次、不重复时间、不重复地点,不单单以大数据来决定排片,比如热门影片就尽量安排在座位最多的影厅。每一部展映影片,我都会提前快速浏览一遍。都市的年轻人是艺术片的主要受众群,大师回顾展映必须放到市中心的影城;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画片几乎都排在双休日;排片表中标注成红颜色的则是夜场。在不少国产影片中,同样会以这样的“慢”去展现老人的状态,由此回眸生活的种种,导演们试图通过自身的创作视角为观众提供思考老年生活的窗口。无论是马俪文的《我们俩》、乌兰塔娜的《暖春》、哈斯朝鲁的《剃头匠》,还是许鞍华的《桃姐》、张涛的《喜丧》,抑或李睿珺的《告诉他们,我乘白鹤去了》、王全乐《空巢·归鸿》等老年题材电影,或多或少暗合了这种逻辑。如在《我们俩》中,女孩去探望房东老太太,画面并不是二人的寒暄和对话,而是展示进门、牵手、落泪、拿东西等动作。在克制的镜头下,最为朴实的动作反而表达了情感,得意而忘言。女孩走后,画面切换为雪景与连绵的树林,长镜头下的连绵森林恰好指向了老人生命的最后归宿——回归于生命的岑寂。在老年题材电影中,导演往往隐忍克制,拒斥过度的煽情,以长镜头的形式展现时间、生命与情感,增加影片的厚重与对生活的沉思。

【|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的相关新闻】 截止7月9号23点《八角笼中》单日票房冲破1.6亿,创下了电影上映以来的票房新高,电影排片占比也上升到27.2%,票房占比高达37.9%,排片票房产出比极为出色,上座率稳居同期新片第一。

猜你喜欢



Copyright (c) 2018-2023